
11月19日,港股小米集团股价持续走弱,早间盘中最低触及38.22港元,截至发稿时下跌超3%,正式跌破40港元关口。自6月27日创下61.45港元的年内高点后,股价累计跌幅已超30%,市值大幅缩水。
令人意外的是,小米第三季度财报核心数据却全面向好。总营收达1131.2亿元,同比增长22.3%,高于市场预期的1125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为113.1亿元,同比增长80.9%,创下历史新高,也超出市场预期的100.47亿元;智能电动汽车及AI业务收入达290亿元,同比增长199.2%,同样为历史新高;毛利率为22.9%,较之前提升2.5个百分点。其中,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首次实现单季度经营盈利,收益达7亿元。
对于股价下跌的核心原因,一方面,小米总裁卢伟冰在电话会上指出,2026年汽车业务将面临购置税补贴减半、行业竞争加剧等挑战,预计毛利率可能下滑,这使得2026年业绩预期承压。另一方面,尽管短期财报亮眼,但投资者更关注汽车业务毛利率下滑风险及存储价格上涨对手机业务的潜在影响,华泰证券提及存储超级周期为重要变量,市场情绪和长期担忧影响了股价。
投资者后续需持续关注小米汽车交付量、毛利率变化及行业竞争格局,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股价走势。
免责声明:奇问吧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投稿,仅供网友学习交流,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文章内容涉及侵权/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处理。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intaicang.com/news/1090.html
